概要: 5.3.3 下层栽植的植物 白三叶、鸢尾、凤尾兰、草坪草、铺地柏。 5.4 线形变化 由于该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该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在植物线形变化艺术处理方面所采用突出林缘曲线变化及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 5.4.1 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丁香、法国冬青、木瓜海棠、贴梗海棠、樱花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5.4.2 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利用曲线型植物造型如火棘球、大叶黄杨球、小叶女贞球、石楠、法青等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 5.4.3 利用条形植物如雪松、刺柏等,构成节奏感较强烈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4 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构成节奏感较柔和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5 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节奏感适中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5 季相变化 居住区是居民一
碧水名居绿地规划设计,标签: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规范,http://www.65jz.com5.3.3 下层栽植的植物
白三叶、鸢尾、凤尾兰、草坪草、铺地柏。
5.4 线形变化
由于该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该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在植物线形变化艺术处理方面所采用突出林缘曲线变化及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
5.4.1 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丁香、法国冬青、木瓜海棠、贴梗海棠、樱花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5.4.2 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利用曲线型植物造型如火棘球、大叶黄杨球、小叶女贞球、石楠、法青等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
5.4.3 利用条形植物如雪松、刺柏等,构成节奏感较强烈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4 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构成节奏感较柔和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4.5 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节奏感适中的林冠线起伏变化。
5.5 季相变化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该区植物季相变化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入手:
5.5.1 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樱花园以中心略起的微地形最高处建亭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梅香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马褂木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红枫为主附以棣棠;秋以法青为主,并配以红枫;冬腊梅。整体梅香园内以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5.5.2 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竹园中,以甜竹为主。樱花园以樱花为主。枫园以红枫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采用:上层:银杏、火炬树、白皮松;中层:红枫、南天竹、石楠、法青;下层:铺地柏、月季、林缘栽植草坪。其中群落上层乔木银杏、五角枫、以金黄、红叶色渲染秋景,连翘、红枫、石楠、法青、红叶小檗、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南天竹、大叶黄杨、丰花月季、牡丹、棣棠、玫瑰、黄刺玫、榆叶梅、木槿、丁香、鸢尾、凤尾兰疏植于上层乔木稀疏光影之下,充实春、夏、秋景观,火棘、石榴果实秋季之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白皮松、刺柏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
6、结语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是我们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春林。小尺度外部空间的饿人性化设计[J].中国园林,2004,(3):64-66
[2]宋永昌。田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