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5建筑网建筑学堂建筑知识施工组织设计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的绿化改造» 正文

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的绿化改造

[05-17 16:02:18]   来源:http://www.65jz.com  施工组织设计   阅读:8413

概要: (3)树、草均为单一的绿色,色彩平淡; (4)部分路段中央带回填了灰土,种植时没有换填耕植土,导致部分树木枯死。 1.2边坡 建设期边坡绿化主要从路堤土质边坡的稳定角度出发,采用植草防护,草种为杂交狗牙根。对于南京、镇江段的路堑上边坡采用砌石防护,没有考虑植物防护。因此,改造前边坡绿化主要存在上边坡砌石防护刻板生硬、景观效果差的问题。 1.3互通 建设期互通绿化主要从有利于交通安全、便于管养及控制投资的角度出发,规定互通匝道围成的范围内以植草为主,适当种植一些耐修剪的低矮灌木,形成水草、如意及规则几何图案。改造前互通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化总量小,与气势恢宏的互通不相适应,且图案生硬,与周围自然环境不相协调,不能反映沿线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内涵。 1.4服务区 建设期对服务区进行了适当美化,主要是种植草坪,建筑一些小品,种一些花卉。改造前绿化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特色,与服务区优美的建筑不协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内涵不够。 1.5预留车道 高速公路两侧各

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的绿化改造,标签: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ttp://www.65jz.com

    (3)树、草均为单一的绿色,色彩平淡;

    (4)部分路段中央带回填了灰土,种植时没有换填耕植土,导致部分树木枯死。

    1.2边坡

    建设期边坡绿化主要从路堤土质边坡的稳定角度出发,采用植草防护,草种为杂交狗牙根。对于南京、镇江段的路堑上边坡采用砌石防护,没有考虑植物防护。因此,改造前边坡绿化主要存在上边坡砌石防护刻板生硬、景观效果差的问题。

    1.3互通

    建设期互通绿化主要从有利于交通安全、便于管养及控制投资的角度出发,规定互通匝道围成的范围内以植草为主,适当种植一些耐修剪的低矮灌木,形成水草、如意及规则几何图案。改造前互通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化总量小,与气势恢宏的互通不相适应,且图案生硬,与周围自然环境不相协调,不能反映沿线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内涵。

    1.4服务区

    建设期对服务区进行了适当美化,主要是种植草坪,建筑一些小品,种一些花卉。改造前绿化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特色,与服务区优美的建筑不协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内涵不够。

    1.5预留车道

    高速公路两侧各预留了4m宽的拓宽六车道用地,建设期没有进行绿化建设,通车后仅零星栽植了一些树木,缺乏科学配置,基本是绿化空白段,与绿色通道要求相距甚远。

    2 绿化改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造成高速公路绿化上述状况的原因除资金缺乏外,全线缺少总体规划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改造前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委请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对全线绿化作了总体规划,提出了绿化改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2.1指导思想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绿化方法,用3~5年时间对原有绿化进行调整、充实,增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和谐,恢复自然生态美,充分发挥绿化在交通安全运输、景观形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功能。

    2.2基本原则

    (1)根据每个绿化单体本身的立地条件、功能要求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布局。

    (2)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及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特别要重视应用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乡土树种及经过当地长期驯育的优良树种。

    (3)通过多种绿化手段,协调、弥补和美化道路建造时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使公路巧妙地与大自然融合,提高沿线环境的生态景观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4)总体构图以植物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配置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景观,部分路段和部位亦可采用规则或抽象式的布置手法,使统一中有变化,丰富多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知识 - 施工组织设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的绿化改造》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