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判断题 1.城市是农业和非农业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和乡村的主要标准之一 。() 2.“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主要是说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体现地区性特点,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3.不经城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纲要不能作为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 4.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批同意。() 5.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与乡村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决定着城市的用地规模。()来源:www.65jz.com 6.详细规划阶段须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7.居住用地的坡度适宜控制在O.3%~10%,而绿地对坡度无具体限制。() 8.地基承载力即地基单位面积荷载能力,通常对建筑物的具体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 9.河流的凹岸为水流所侵蚀地段,河岸很不稳定,不适合用作建设用地,因此城市建设用地应布置在凸岸为宜。() 10.为了防止居住用地的废水污染河流,应将其布置于河流下游。() 11.工业区的布置考虑到污染应布
城市规划的原理与方法习题,标签:题库,真题下载,http://www.65jz.com(一)判断题
1.城市是农业和非农业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和乡村的主要标准之一 。()
2.“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主要是说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体现地区性特点,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3.不经城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纲要不能作为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
4.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批同意。()
5.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与乡村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决定着城市的用地规模。()来源:www.65jz.com
6.详细规划阶段须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7.居住用地的坡度适宜控制在O.3%~10%,而绿地对坡度无具体限制。()
8.地基承载力即地基单位面积荷载能力,通常对建筑物的具体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
9.河流的凹岸为水流所侵蚀地段,河岸很不稳定,不适合用作建设用地,因此城市建设用地应布置在凸岸为宜。()
10.为了防止居住用地的废水污染河流,应将其布置于河流下游。()
11.工业区的布置考虑到污染应布置于居住区的下风向,即当地盛行风向的上方。()
12.谷地易发生“逆温”现象,在布置工业用地时应考虑到烟尘滞留的危害。()
13.建筑物的布置一般以东南向为宜,目的是取得较好的采光条件。()
14.城市用地选择对新建城市就是选择地址。()
15.考虑到具体国情,我国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120m2。()
16.根据主要职能确定城市性质,如果主要职能是在本城市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主要职能具有重要的区际意义就可确定此城市的性质。()
17.城市性质的确定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济技术指标主要在定性分析中采用。()
18.某城市有60%的人都在煤矿上班,故此城市的性质应为煤炭生产基地。()
19.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20.城市分散式布局方式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交通和运输。() 。www.65jz.com>
21.有严重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布置于居住区的上风侧,工业区与居住区间必须保留足够的防护距离。()
22.中间站应布置于城市一侧,以避免铁路切割城市。()
23.大城市客运站必须布置在市区边缘,以利于人流疏散。()
24.冷藏库属于供应仓库范畴,而易爆仓库属特种仓库。()
25.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快慢件货物作业区和客运码头要与市中心区铁路车站有便捷交通联系。()
26.边境公路线的布置采用切线和环线形式从城市发展区边缘地带通过。()
27.按使用性质划分,城市公用设施分为八类,通讯社属于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28.道路总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道路用地宽度。()
29.建筑物高度与路幅宽度必须保有一定比例,方可满足日照、防震等的要求。()
30.山区丘陵城市多采用自由式道路系统。()
31.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冬季主导风向。()
32.城市绿化覆盖率即城市绿化覆盖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33.城市公共绿地近期应达到4m2/人,远期大于7m2/人。()
3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置要“点、线、面”相结合,风景游览区属于点的范围。()
35.根据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划分,托儿所属于居住区级。()
36.大城市公共设施可分为市级、区级,中、小城市可按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布置。()
37.按“雅典宪章”所划定的城市四大活动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来源:www.65jz.com
38.北方城市的道路布置应与大风的主导风向成直角或一定偏斜角度,以避免大风直接侵袭城市。()
39.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服务半径,区级、市级、小区级的服务半径依次缩小。()
40.港口在岸线分配时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不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 。www.65jz.com>
41.对于发展中城市,工业用地要比居住用地所占比例大,才可促进其发展。()
42.居住建筑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面积。()
43.计算居住区用地范围时应包括居住区级以上但在居住区内的公共建筑用地。()
44.居住区的规模一般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作为标志。()
45.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故应经常进行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开始规划时可放宽标准。()
46.良好居住环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结合。()
47.住宅建筑经济与用地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分析用地经济主要依据建筑容积率或每公顷居住面积密度。()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