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特点是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行业成长率较低,处于成熟期,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能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收益。策略是维持稳定生产,不再追加投资,尽可能回收资金,获取利润。点评:对于有多种产品的企业,由于其不同的产品可能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和价值优势,要综合评价企业的价值能力,应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广泛采用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是矩阵分析方法,包括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等分析方法。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是波士顿咨询公司1960年为美国米德纸业公司进行经营咨询时提出的分析方法,也称成长一份额矩阵(Growth-share Ma-trix)、产品(事业)结构分析法(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或事业结构转换矩阵。它以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的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波士顿矩阵示意图如图5.2所示。图5.2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的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与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的比率,以1.0为界限划分为高低两个区域。纵坐标表示企业所
08年《咨询方法与实务》真题点评,标签:题库,真题下载,http://www.65jz.com特点是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行业成长率较低,处于成熟期,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能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收益。
策略是维持稳定生产,不再追加投资,尽可能回收资金,获取利润。
点评:对于有多种产品的企业,由于其不同的产品可能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和价值优势,要综合评价企业的价值能力,应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广泛采用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是矩阵分析方法,包括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等分析方法。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是波士顿咨询公司1960年为美国米德纸业公司进行经营咨询时提出的分析方法,也称成长一份额矩阵(Growth-share Ma-trix)、产品(事业)结构分析法(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或事业结构转换矩阵。它以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的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寻求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波士顿矩阵示意图如图5.2所示。
图5.2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的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与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的比率,以1.0为界限划分为高低两个区域。纵坐标表示企业所在行业的成长性,表示该行业过去2年和今后2年的平均市场销售增长速度,通常以10%的增长速度为限划分为两个区域。
这样划分出4个象限,分别是:
(1)“明星”业务:处于第二象限,产晶的市场相对占有率和行业增长率都较高,被形象地称为明星产品。
这类产品或业务既有发展潜力,企业又具有竞争力。是高速成长市场中的领先者,行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应是企业重点发展的业务或产品,采取追加投资、扩大业务的策略。
(2)“金牛”业务:处于第三象限,产品的市场相对占有率较高,但行业成长率较低,行业可能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能够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收益,被形象地称为金牛业务。企业通常以金牛业务支持明星业务、问题业务或瘦狗业务。企业的策略是维持其稳定生产,不再追加投资,以便尽可能地回收资金,获取利润。
(3)“瘦狗”业务:处于第四象限,产品的市场相对占有率较低,同时行业成长率也较低,行业可能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获利能力差,不能成为利润源泉。如果业务能够经营并维持,则应缩小经营范围;如果企业亏损难以维继,则应采取措施,进行业务整合或退出经营。
(4)“问题”业务:处于第一象限,行业增长率较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但企业产品的市场相对占有率不高,不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资金回报。这类产品或业务有发展潜力,但要深入分析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优势,决定是否追加投资,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波士顿矩阵将企业的不同业务组合到一个矩阵中,可以简单地分析企业在不同业务中的地位,从而针对企业的不同业务制定有效策略,集中企业资源,提高企业在有限领域的竞争能力。企业可以采取以下4种不同的策略。
(1)发展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放弃近期利润来达到这一目标。
这一策略特别适用于“问题”业务,如果它们要成为“明星”业务,其市场份额必须有较大的增长。发展策略也适用于“明星”业务。
(2)稳定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短期现金收入。这一策略适用于“金牛”业务,因为这类产品能够为企业挣得大量的现金。稳定策略也适用于“问题”和“瘦狗”业务。
(3)撤退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出售或清理某些业务,以便把资源转移到更有潜力的领域。它适用于“瘦狗”和“问题”业务,这些业务常常亏损。
此问最容易出错的是将波士顿矩阵的横坐标看反了,从而将各种业务类型判断错误。
参见教材《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67--P69。
2.甲咨询工程师对移动平均法和回归分析法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时间序列法(或延伸预测法,或趋势外推法),且一般只适用于短期(或近期)预测;
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属于因果分析方法,适用于短、中、长期(或中长期,或长期)预测。
点评:这一问是对表5.1中内容的考察。参见教材《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34。
表5.1常用预测方法的特点
定量方法 | |||||||||
预 测 |
定性力法 | 延伸性预测(时间序列分析) | 因果分析 | ||||||
方 法 |
专家会 议法 |
特尔菲法 |
类推预测法 | 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 | 趋势外 推法 |
回归模型 | 消费系 数法 |
弹性系 数法 |
方 法 简 介 |
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形式进行预测,综合专家 意见, 得出预测结论 |
组织自专家,通 过匿名调查, 进行多轮反馈整理分析,得出预测结论 |
运用相似性原理,对比类似产品发展过程程,寻找变化规律,进行预测 | 对于具有时序变化规律的事物,取时间序列中连续几个数据值的平均值,作为下期预测值 |
与移动平均法相似,只是考虑历史数据近远期作用不同,给予不同 权值 |
运用数 学模型, 拟合一 条趋势 线,外推未来事物的发展规律 |
运用因果关系,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包括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和非线型回归等 | 对产品 在各行 业消费 数量进 行分析,结合行业规划, 预测需 求总量 |
运用两个变量之间的弹性系 数进行预测 |
适用范围 | 长期 预测 |
长期 预测 |
长期 预测 |
近期或短期预测 | 近期或短期 预测 |
短中长 期预测 |
短中长期 预测 |
短中长 期预测 |
中长期 预测 |
数据资料需求 | 多年历史资料 | 多年历史资料 | 多年历史资料 | 数据最低要求5-10个 | 同左 | 至少5 年数据 |
需要多年 数据 |
需要多 年数据 |
需要多 年数据 |
精确度 | 较好 | 较好 | 尚好 | 尚好 | 较好 | 较好 | 很好 | 很好 | 较好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