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资金筹集费是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证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银团贷款管理费等。资金成本通常以资金成本率来表示。资金成本率是指能使筹得的资金同筹资期间与资金使用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向资金提供者支付的各种代价等值时的收益率或贴现率。普通股股东对于公司投资的预期收益要求可以由征询股东投资方的意见得知,不具备征询意见的条件时,通常可采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根据同行业类似项目的投资收益确定。采用风险系数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r=r0+β×(rm+r0)式中:r为普通股股息率,普通股股东的预期收益要求;r0为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m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β为行业、公司或项目的资本投资风险系数。像借贷、债券等的筹资费用和利息支出均在所得税税前支付,对于股权投资方,可以取得所得税抵减的好处。此类融资所得税后资金成本的常用简化计算公式为:所得税后资金成本=税前资金成本×(1-所得税税率)项目融资方案的总体资金成本可以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表示,将融资方案中各种融资的资金成本以该融资额占总
08年《咨询方法与实务》真题点评,标签:题库,真题下载,http://www.65jz.com资金筹集费是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证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银团贷款管理费等。
资金成本通常以资金成本率来表示。资金成本率是指能使筹得的资金同筹资期间与资金使用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向资金提供者支付的各种代价等值时的收益率或贴现率。
普通股股东对于公司投资的预期收益要求可以由征询股东投资方的意见得知,不具备征询意见的条件时,通常可采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根据同行业类似项目的投资收益确定。
采用风险系数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
r=r0+β×(rm+r0)
式中:r为普通股股息率,普通股股东的预期收益要求;r0为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m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β为行业、公司或项目的资本投资风险系数。
像借贷、债券等的筹资费用和利息支出均在所得税税前支付,对于股权投资方,可以取得所得税抵减的好处。此类融资所得税后资金成本的常用简化计算公式为:
所得税后资金成本=税前资金成本×(1-所得税税率)
项目融资方案的总体资金成本可以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表示,将融资方案中各种融资的资金成本以该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比例为权数加权平均,得到该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即:
式中:I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it为第t种融资的资金成本;ft为第t种融资的融资金额占融资方案总融资金额的比例,有∑ft=1;n为各种融资类型的数目。
参见教材《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224-P230。
2、BF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加)
=42500/(125000-21000-1200)=41.34%
点评: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加)×100%
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BFP(生产能力利用率)×设计生产能力
BEP(产品售价)=年总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因此此问还可以解为:
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一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一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42500/(125000/550-21000/550-1200/550)]=227.38(吨)
BEe(生产能力利用率)=22738/550=41.34%<70%
或者:设X为盈亏平衡时的收入
X=42500+(21000/125000)X+(1200/125000)X
X=51678(万元)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51678/125000=41.3%
因此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
参见教材《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P398。
3、第一种算法:计算净现值的组合概率,将净现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计算财务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35+(0.4-0.35)[864/(864+10344)]=0.354
或P[NPV<0]=0.4-(0.4-0.35)[10344/(864+10344)]=0.354
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1-0.354=64.6%
说明本项目抗风险性能力较强。
第二种算法:计算净现值的组合概率,将净现值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并计算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65+(0.8-0.65)[10344/(864+10344)]=0.788
或P[NPV<0]=0.8-(08-0.65)[864/(864+10344)]=0.788
说明本项目抗风险性能力较强。
4、当项目面临风险时,主要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担。
点评:任何经济活动都可能有风险,面对风险人们的选择可能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选择:①不畏风险,敢冒风险行事,因为高风险常意味着高回报;②是于脆回避风险,绝不干有风险的事,因此也就丧失了获取高回报的机会;③客观地面对风险,设法采取措施,以降低、规避、分散或防范风险。
风险防范工作应从经济活动实施前开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投资项目而言,可行性研究中进行的风险对策研究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主要风险对策有以下几种。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而言就意味着提出推迟或否决项目的建议。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彻底改变原方案的做法也属风险回避方式。例如风险分析显示产品市场方面存在严重风险,若采取回避风险的对策,就会做出缓建(待市场变化后再予以考虑)或放弃项目的决策。这样固然避免了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同时也放弃了投资获利的可能,因此风险回避对策的采用一般都是很慎重的,只有在对风险的存在与发生,对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有把握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意义。所以风险回避一般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的频率较高;②应用其他的风险对策防范风险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